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银行

人到中年再理财,你可能会后悔

时间:2019-06-03 15:24:32 来源:今牛财经综合

到30岁了,才开始想到理财,已经晚了!

经常有朋友感叹,我没钱怎么理财啊。自己每个月1000块都攒不下,理财没有意义。起码要等到以后有钱了,再开始理财。

殊不知,作为现代人需要终身提高的技能,“财商”教育对个人及家庭的幸福有着特殊的意义。当风险来临时,我们提前做到未雨绸缪,当机会来临时,我们不会与它失之交臂。

防守与进攻,是个人家庭规划中不可获取的两部分,但很多朋友似乎并没有把握到这两部分的关键。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金融市场,各种产品和服务充斥眼前,尽管对个人而言全部了解这些产品很难做到。但是,我们仅仅需要学习一些不同金融产品的主要特点,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的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规避百分之八九十以上的风险。而且这样的知识会让自己和家庭终身受益。

防微杜渐 100元也能解决大烦恼

生活中有个很奇怪的想象,很多朋友对自己的爱车呵护有加,各种保险充足。问其原因,他们通常这样回答:“开车多危险啊,路上到处是豪车、行人,万一碰到一个,没有保险怎么行,不买个100万的保险怎么行呢。”不过对于家庭中最重要的财产——家里的顶梁柱,他们给出的回答确是,我有社保、退休金啊!

祸患常积于忽微,当风险来临时,很多人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这些年来,不少身边的朋友因为“意想不到”的风险给家庭财务带来了巨大冲击。有家中独子刚刚学业有成遭遇重大交通意外的,有年富力强觉得自己身体没问题被大病击垮的,甚至还有企业高管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家中妻小无所依靠的……

实际上,面对不同的风险,作为家庭财务规划中的重要工具——保险,可以有效的对冲掉家庭的财务风险,而且它的成本根本没有想象中高。

例如,100多元的意外保险,可以提供高达百万的交通意外保障,一个几百元的定期寿险或短期消费型大病保险,可以提供几十万的大病或者身故的赔付。但大部分朋友刚入职场,觉得自己财务能力有限,实际上每个月一两百元的支出,就能够将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大幅提高。相比较其他金融产品,保险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极高的杠杆率。最高达上千倍的杠杆比例,可以让自己有信心应对风浪。

通常在保险规划中,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即要用家庭10%左右的收入覆盖的掉年收入10倍左右的风险。只要合理规划,就可以很好的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介绍投资理财的文章中,因为保险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占比较小,忽略了防守端的重要性,总是从购买国债、基金、股票等不同品类的投资谈起。

投资理财每月100元就可以起步,他至少可以确保我们在风险到来时有充足的准备。

垒土之功 做时间的朋友

做好防守,才能进攻。但很多朋友却认为理财必须等年龄足够大,手中有足够的钱才应该开始理财。但是,大家却忽略了投资者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时间。

理财投资要趁早,一方面可以通过持续的投资过程收获大量宝贵的投资经验,也许你在投资的初期因为投入资本较少,没有获得很多的收益,甚至还会因为缺少经验有所损失,但却可以在持续关注市场的过程中认真审视自己及家庭的财务情况,随着年龄增长,家庭财富累积,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能够把握难得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参与到最具投资价值的权益类市场投资,长期来看能够让投资者获得理想的投资收益。所谓权益类投资是指投资于股票、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资产。

那么对于参与股市要采取怎样的形式呢?显然,个人参与单一股票的买卖风险很大,2018年以来,A股市场众多上市公司动辄亏掉几十亿甚至亏掉全部市值,ST股连续退市就是这种风险的直接体现,面对这类风险时,单一投资甚至可以让你的投入全部或者损失大部分。

我们来看看“股神”巴菲特给出的建议:“大部分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早晚会发现最好的投资股票的方法,就是购买管理费用很低的指数基金。”

为此,2007年,巴菲特向对冲基金行业的金融专业人士发出挑战,他打了一个的赌:从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的十年期间,标普500指数的业绩表现会胜过对冲基金组合扣除佣金、成本及其他所有费用的业绩表现。

在这10年中,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了125.8%,平均年化收益达到8.5%。而5只基金表现最好的对冲基金,最终的累计只上涨了87.7%,平均年化收益为6.5%。表现最差的仅仅只有2.8%的收益,平均年收益仅为0.3%。

也就是说,巴菲特赢得了这个关于指数基金的十年赌约,完胜对冲基金。历史上,巴菲特不下十次推荐指数基金。

曾有人在2008年股东大会上问巴菲特:“假如你只有30来岁,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只能靠一份全日制工作谋生,因此根本没有多少时间研究投资,但是你已经有笔储蓄,足够维持一年半的生活开支,那么你攒的第一个一百万将会如何投资?请告诉我们具体投资的资产种类和比例配置?”

巴菲特回答:我会把我所有的钱都投资到一个低成本的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指数基金,然后继续努力工作。

美国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金融学教授西格尔,在他的《长线投资法宝》一书中提出,股票投资是长期来看风险最小,并且收益最高的投资品种。美国股市历史显示,从1804年到2004年,近200年中股票竟涨了103万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漫步华尔街》被誉为世界证券投资界最畅销的著作,伯顿·马尔基尔以华尔街专业投资人的身份为我们带来了30年来最经典的金融投资入门课程。在《漫步华尔街》中,伯顿·马尔基尔以生命周期指南的方式为我们规划出一幅从25岁到退休以后的投资图景。在生命周期指南中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同样是他推荐给大部分投资者的首选方向,并且在55岁以前,这类资产的投资比例高达50%以上。通过指数基金的方式长期持续的参与权益类投资,能够让投资者获得可观的回报,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投资的复利价值会越来越明显。当我们步入中年以后,随着投资时间的延长,你会发现投资收入将会逐步成为家庭的主要收入,且比例会越来越高。财务自由不知不觉间就走到了你的身边。

那么,为何诸多投资大师强烈推荐指数基金且鼓励大家长期参与权益类投资呢?指数基金(Index Fund)以特定指数(如沪深300指数、标普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为标的指数,并以该指数的成份股为投资对象,通过购买该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构建投资组合,以追踪标的指数表现的基金产品。

例如,沪深300指数以规模和流动性作为选样的两个根本标准对上市公司进行指标排序后进行选择,并且指数还会去掉剔除暂停上市股票、ST股票以及经营状况异常或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和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

可以说,股买指数基金就相当于购买了一个国家中最优秀的上市公司集合。正如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说:股市短期看是投票机,而长期来看是称重器。全世界主要金融市场的所有指数就是这样一个称重器,通过定期调整,将市场中的不合格公司剔除指数。这也是众多投资大师推荐指数的原因所在。试想一下,有多少人有能力让自己在长达50年的周期中让自己的“盈利”能力超过一个国家中最优秀的上市公司群体呢?

投资路上,不以财少而不为。最大的投资风险不是亏损,而是没有了解市场,让自己成为看客,年轻时承担适当风险获得的经验也将是你一笔终身受益的财富。

投资没有终点,最好的行动时间就是当下。

热门标签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投稿合作| 法律声明|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 ©2015-2017 今牛财经 粤ICP备15110518号-1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网站声明。